四季簿

<tfoot draggable='sEl'></tfoot>

《后汉书》 方术列传第七十二

 

任文公郭宪许杨高获王乔谢夷吾杨由李南李郃段翳廖扶折像樊英

仲尼称《易》有君子之道四焉,曰"卜筮者尚其占"。

占也者,先王所以定祸福,决嫌疑,幽赞于神明,遂知来物者也。

若夫阴阳推步之学,往往见于坟记矣。

然神经怪牒、玉策金绳,关扃于明灵之府、封F639于瑶坛之上者,靡得而窥也。

至乃《河》、《洛》之文,龟龙之图,箕子之术,师旷之书,纬候之部,钤决之符,皆所以探抽冥赜、参验人区,时有可闻者焉。

其流又有风角、遁甲、七政、元气、六日七分、逢占、日者、挺专、须臾、孤虚之术,乃望云省气,推处祥妖,时亦有以效于事也。

而斯道隐远,玄奥难原,故圣人不语怪神,罕言性命。

或开末而抑其端,或曲辞以章其义,所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汉自武帝颇好方术,天下怀协道艺之士,莫不负策抵掌,顺风而届焉。

后王莽矫用符命,及光武尤信谶言,士之赴趣时宜者,皆骋驰穿凿,争谈之也。

故王梁、孙咸,名应图箓,越登槐鼎之任;郑兴、贾逵,以附同称显;恒谭、尹敏,以乖忤沦败。

自是习为内学,尚奇文,贵异数,不乏于时矣。

是以通儒硕生,忿其奸妄不经,奏议慷慨,以为宜见藏摈。

子长亦云:"观阴阳之书,使人拘而多忌。"

盖为此也。

夫物之所偏,未能无蔽。

虽云大道,其硋或同。

若乃《诗》之失愚,《书》之失诬。

然则数术之失,至于诡俗乎?如令温柔敦厚而不愚,斯深于《诗》者也;疏通知远而不诬,斯深于《书》者也;极数知变而不诡俗,斯深于数术者也。

故曰:"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意者多迷其统,取遣颇偏,甚有虽流宕过诞亦失也。

中世张衡为阴阳之宗,郎顗咎征最密,余亦班班名家焉。

其徒亦有雅才伟德,未必体极艺能。

今盖纠其推变尤长,可以弘补时事,因合表之云。

任文公,巴郡阆中人也。

父文孙,明晓天官风角秘要。

文公少修父术,州辟从事。

哀帝时,有言越巂太守欲反,刺史大惧,遣文公等五从事检行郡界,潜伺虚实。

共止传舍,时,暴风卒至,文公遽趣白诸从事促去,当有逆变来害人者,因起驾速驱。

诸从事未能自发,郡果使兵杀之,文公独得免。

后为治中从事。

时,天大旱,白刺史曰:"五月一日,当有大水。 其变已至,不可防救,宜令吏人豫为其备。"

刺史不听,文公独储大船。

百姓或闻,颇有为防者。

到其日旱烈,文公急命促载,使白刺史,刺史笑之。

日将中,天北云起,须臾大雨,至晡时,湔水涌起十余丈,突坏庐舍,所害数千人。

文公遂以占术驰名。

辟司空掾。

平帝即位,称疾归家。

王莽篡后,文公推数,知当大乱,乃课家人负物百斤,环舍趋走,日数十,时人莫知其故。

后兵寇并起,其逃亡者少能自脱,惟文公大小负粮捷步,悉得完免。

遂奔子公山,十余年不被兵革。

公孙述时,蜀武担石折。

文公曰:"噫!西州智士死,我乃当之。"

自是常会聚子孙,设酒食。

后三月果卒。

故益部为之语曰:"任文公,智无双。"

郭宪字子横,汝南宋人也。

少师事东海王仲子。

时,王莽为大司马,召仲子。

仲子欲往。

宪谏曰:"礼有来学,无有往教之义。 今君贱道畏贵,窃所不取。"

仲子曰:"王公至重,不敢违之。"

宪曰:"今正临讲业,且当讫事。"

仲子从之,日晏乃往。

莽问:"君来何迟?"仲子具以宪言对,莽阴奇之。

及后篡位,拜宪郎中,赐以衣服。

宪受衣焚之,逃于东海之滨。

莽深忿恚,讨逐不知所在。

光武即位,求天下有道之人,乃征宪拜博士。

再迁,建武七年,代张堪为光禄勋。

从驾南郊。

宪在位,忽回向东北,含酒三潠。

执法奏为不敬。

诏问其故。

宪对曰:"齐国失火,故以此厌之。"

后齐果上火灾,与郊同日。

八年,车驾西征隗嚣。

宪谏曰:"天下初定,车驾未可以动。"

宪乃当车拔佩刀以断车靷。

帝不从,遂上陇。

其后颍川兵起,乃回驾而还。

帝叹曰:"恨不用子横之言。"

时,匈奴数犯塞,帝患之,乃召百僚廷议。

宪以为天下疲敝,不宜动众。

谏争不合,乃伏地称眩瞀,不复言。

帝令两郎扶下殿,宪亦不拜。

帝曰:"常闻'关东觥觥郭子横',竟不虚也。"

宪遂以病辞退,卒于家。

许杨字伟君,汝南平舆人也。

少好术数。

王莽辅政,召为郎,稍迁酒泉都尉。

及莽篡位,杨乃变姓名为巫医,逃匿它界。

莽败,方还乡里。

汝南旧有鸿C23B陂,成帝时,丞相翟方进奏毁败之。

建武中,太守邓晨欲修复其功。

闻杨晓水脉,召与议之。

杨曰:"昔成帝用方进之言,寻而自梦上天,天帝怒曰:'何故败我濯龙渊?'是后民失其利,多致饥困。 时有谣歌曰:'败我陂者翟子威,饴我大豆,亨我芋魁。 反乎覆,陂当复。 '昔大禹决江疏河,以利天下。 明府今兴立废业,富国安民,童谣之言,将有征于此。 诚愿以死效力。"

晨大悦,因署杨为都水掾,使典其事。

杨因高下形势,起塘四百余里,数年乃立。

百姓得其便,累岁大稔。

初,豪右大姓因缘陂役,竞欲辜较在所,杨一无听,遂共谮杨受取赇赂。

晨遂收杨下狱,而械辄自解。

狱吏恐,遽白晨。

晨惊曰:"果滥矣。 太守闻忠信可以感灵,今其效乎!"即夜出杨,遣归。

时天大阴晦,道中若有火光照之,时人异焉。

后以病卒。

晨于都宫为杨起庙,图画形像,百姓思其功绩,皆祭祀之。

高获字敬公,汝南新息人也。

为人尼首方面。

少游学京师,与光武有旧。

师事司徒欧阳歙。

歙下狱当断,获冠铁冠,带鈇锧,诣阙请歙。

帝虽不赦,而引见之。

谓曰:"敬公,朕欲用子为吏,宜改常性。"

获对曰:"臣受性于父母,不可改之于陛下。"

出便辞去。

三公争辟,不应。

后太守鲍昱请获,既至门,令主簿就迎,主簿但使骑吏迎之,获闻之,即去。

昱遣追请获,获顾曰:"府君但为主簿所欺,不足与谈。"

遂不留。

时郡境大旱。

获素善天文,晓遁甲,能役使鬼神。

昱自往问何以致雨,获曰:"急罢三部督邮,明府当自北出,到三十里亭,雨可致也。"

昱从之,果得大雨。

每行县,辄轼其闾。

获遂远遁江南,卒于石城。

石城人思之,共为立祠。

王乔者,河东人也。

显宗世,为叶令。

乔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台朝。

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

言其临至,辄有双凫从东南飞来。

于是候凫至,举罗张之,但得一只舄焉。

乃诏上方讠尔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

每当朝时,叶门下鼓不击自鸣,闻于京师。

后天下玉棺于堂前,吏人推排,终不摇动。

乔曰:"天帝独召我邪?"乃沐浴服饰寝其中,盖便立覆。

宿昔葬于城东,土自成坟。

其夕,县中牛皆流汗喘乏,而人无知者。

百姓乃为立庙,号叶君祠。

牧守每班录,皆先谒拜之。

吏人祈祷,无不如应。

若有违犯,亦立能为祟。

帝乃迎取其鼓,置都亭下,略无复声焉。

或云此即古仙人王子乔也。

谢夷吾字尧卿,会稽山阴人也。

少为郡吏,学风角占候。

太守第五伦擢为督邮。

时,乌程长有臧衅,伦使收案其罪。

夷吾到县,无所验,但望阁伏哭而还。

一县惊怪,不知所为。

及还,白伦曰:"窃以占候,知长当死。 近三十日,远不过六十日,游魂假息,非刑所加,故不收之。"

伦听其言,至月余,果有驿马赍长印绶,上言暴卒。

伦以此益礼信之。

举孝廉,为寿张令,稍迁荆州刺史,迁钜鹿太守。

所在爱育人物,有善绩。

及伦作司徒,令班固为文荐夷吾曰:

臣闻尧登稷、契,政隆太平;舜用皋陶,政致雍熙、殷、周虽有高宗、昌、发之君,犹赖傅说、吕望之策,故能克崇其业,允协大中。

窃见钜鹿太守会稽谢夷吾,出自东州,厥土涂泥,而英姿挺特,奇伟秀出。

才兼四科,行包九德,仁足济时,知周万物。

加以少膺儒雅,韬含六籍,推考星度,综校图录,探赜圣秘,观变历征,占天知地,与神合契,据其道德,以经王务。

昔为陪隶,与臣从事,奋忠毅之操,躬史鱼之节,董臣严纲,勖臣懦弱,得以免戾,实赖厥勋。

及其应选作宰,惠敷百里,降福弥异,流化若神,爰牧荆州,威行邦国。

奉法作政,有周、召之风;居俭履约,绍公仪之操。

寻功简能,为外台之表;听声察实,为九伯之冠。

迁守钜鹿,政合时雍。

德量绩谋,有伊、吕、管、晏之任;阐弘道奥,同史苏、京房之伦。

虽密勿在公,而身出心隐,不殉名以求誉,不驰鹜以要宠,念存逊遁,演志箕山。

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焉绝俗。

诚社稷之元龟,大汉之栋甍。

宜当拔擢,使登鼎司。

上令三辰顺轨于历象,下使五品咸训于嘉时,必致休征克昌之庆,非徒循法奉职而已。

臣以顽驽,器非其畴,尸禄负乘,夕惕若厉。

愿乞骸骨,更授夷吾,上以光七曜之明,下以厌率土之望,庶令微臣塞咎免悔。

后以行春乘柴车,从两史,冀州刺史上其仪序失中,有损国典,左转下邳令。

豫克死日,如期果卒。

敕其子曰:"汉末当乱,必有发掘露骸之祸。"

使悬棺下葬,墓不起坟。

时,博士勃海郭凤亦好图谶,善说灾异,吉凶占应。

先自知死期,豫令弟子市棺敛具,至其日而终。

杨由字哀侯,蜀郡成都人也,少习《易》,并七政、元气、风云占候。

为郡文学掾。

时,有大雀夜集于库楼上,太守廉范以问由。

由对曰:"此占郡内当有小兵,然不为害。"

后二十余日,广柔县蛮夷反,杀伤长吏,郡发库兵击之。

又有风吹削哺,太守以问由。

由对曰:"方当有荐木实者,其色黄赤。"

顷之,五官掾献橘数包。

由尝从人饮,敕御者曰:"酒若三行,便宜严驾。"

既而趣去。

后主人舍有斗相杀者,人请问何以知之。

由曰:"向社中木上有鸠斗,此兵贼之象也。"

其言多验。

著书十余篇,名曰《其平》。

终于家。

李南字孝山,丹阳句容人也。

少笃学,明于风角。

和帝永元中,太守马棱坐盗贼事被征,当诣廷尉,吏民不宁,南特通谒贺。

棱意有恨,谓曰:"太守不德,今当即罪,而君反相贺邪?"南曰:"旦有善风,明日中时,应有吉问,故来称庆。"

旦日,棱延望景晏,以为无征;至晡,乃有驿使赍诏书原停棱事。

南问其迟留之状。

使者曰:"向度宛陵浦里《方亢》,马DC77足,是以不得速。"

棱乃服焉。

后举有道,辟公府,病不行,终于家。

南女亦晓家术,为由拳县人妻。

晨诣爨室,卒有暴风,妇便上堂从姑求归,辞其二亲。

姑不许,乃跪而泣曰:"家世传术,疾风卒起,先吹灶突及井,此祸为妇女主爨者,妾将亡之应。"

因著其亡日。

乃听还家,如期病卒。

李郃字孟节,汉中南郑人也。

父颉,以儒学称,官至博士。

郃袭父业,游太学,通《五经》。

善《河》、《洛》风星,外质朴,人莫之识。

县召署幕门候吏。

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

使者二人当到益部,投郃候舍。

时,夏夕露坐,郃因仰观,问曰:"二君发京师时,宁知朝廷遣二使邪?"二人默然,惊相视曰:"不闻也。"

问何以知之。

郃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故知之耳。"

后三年,其使者一人拜汉中太守,郃犹为吏。

太守奇其隐德,召署户曹史。

时,大将军窦宪纳妻,天下郡国皆有礼庆,郡亦遣使。

郃进谏曰:"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 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

太守固遣之,郃不能止。

请求自行,许之。

郃遂所在留迟,以观其变。

行至扶风,而宪就国自杀,支党悉伏其诛。

凡交通宪者,皆为免官,唯汉中太守不豫焉。

郃岁中举孝廉,五迁尚书令,又拜太常。

元初四年,代袁敞为司空,数陈得失,有忠臣节。

在位四年,坐请托事免。

安帝崩,北乡侯立,复为司徒。

及北乡侯病,郃阴与少府河南陶范、步兵校尉赵直谋立顺帝,会孙程等事先成,故郃功不显。

明年,坐吏民疾病,仍有灾异,赐策免。

将作大匠翟酺上郃"潜图大计,以安社稷",于是录阴谋之功,封郃涉都侯,辞让不受。

年八十余,卒于家。

门人上党冯胄独制服,心丧三年,时人异之。

胄字世威,奉世之后也。

常慕周伯况、闵仲叔之为人,隐处山泽,不应征辟。

郃子固,已见前传。

弟子历,字季子。

清白有节,博学善交,与郑玄、陈纪等相结。

为新城长,政贵无为。

亦好方术。

时,天下旱,县界特雨。

官至奉车都尉。

段翳字元章,广汉新都人也。

习《易经》,明风角。

时有就其学者,虽未至,必豫知其姓名。

尝告守津吏曰:"某日当有诸生二人,荷担问翳舍处者,幸为告之。"

后竟如其言。

又有一生来学,积年,自谓略究要术,辞归乡里。

翳为合膏药,并以简书封于筒中,告生曰:"有急发视之。"

生到葭萌,与吏争度,津吏楇破从者头。

生开筒得书,言到葭萌,与吏斗头破者,以此膏裹之。

生用其言,创者即愈。

生叹服,乃还卒业。

翳遂隐居窜迹,终于家。

廖扶字文起,汝南平舆人也。

习《韩诗》、《欧阳尚书》,教授常数百人。

父为北地太守,永初中,坐羌没郡下狱死。

扶感父以法丧身,惮为吏。

及服终而叹曰:"老子有言:'名与身孰亲?'吾岂为名乎!"遂绝志世外。

专精经典,尤明天文、谶纬,风角、推步之术。

州郡公府辟召,皆不应。

就问灾异,亦无所对。

扶逆知岁荒,乃聚谷数千斛,悉用给宗族姻亲,又敛葬遭疫死亡不能自收者。

常居先人冢侧,未曾入城市。

太守谒焕,先为诸生,从扶学。

后临郡,未到,先遣吏修门人之礼,又欲擢扶子弟,固不肯,当时人因号为北郭先生。

年八十,终于家。

二子,孟举、伟举,并知名。

折像字伯式,广汉雒人也。

其先张江者,封折侯,曾孙国为郁林太守,徙广汉,因封氏焉。

国生像。

国有资财二亿,家僮八百人。

像幼有仁心,不杀昆虫,不折萌牙。

能通《京氏易》,好黄、老言。

及国卒,感多藏厚亡之义,乃散金帛资产,周施亲疏。

或谏像曰:"君三男两女,孙息盈前,当增益产业,何为坐自殚竭乎?"像曰:"昔斗子文有言:'我乃逃祸,非避富也。 '吾门户殖财日久,盈满之咎,道家所忌。 今世将衰,子又不才。 不仁而富,谓之不幸。 墙隙而高,其崩必疾也。"

智者闻之,咸服焉。

自知亡日,召宾客九族饮食辞诀,忽然而终。

时年八十四。

家无余资,诸子衰劣如其言云。

樊英字季齐,南阳鲁阳人也。

少受业三辅,习《京氏易》,兼明《五经》。

又善风角、星算,《河》、《洛》七纬,推步灾异。

隐于壶山之阳,受业者四方而至。

州郡前后礼请,不应;公卿举贤良方正、有道,皆不行。

尝有暴风从西方起,英谓学者曰:"成都市火甚盛。"

因含水西向漱之,乃令记其日时。

客后有从蜀都来,云"是日大火,有黑云卒从东起,须臾大雨,火遂得灭"。

于是天下称其术艺。

安帝初,征为博士。

至建光元年,复诏公车赐策书,征英及同郡孔乔、李昺、北海郎宗、陈留杨伦、东平王辅六人,唯郎宗、杨伦到洛阳,英等四人并不至。

永建二年,顺帝策书备礼,玄纁征之,复固辞疾笃。

乃诏切责郡县,驾载上道。

英不得已,到京,称疾不肯起。

乃强舆入殿,犹不以礼屈。

帝怒,谓英曰:"朕能生君,能杀君;能贵君,能贱君;能富君,能贫君。 君何以慢朕命?"英曰:"臣受命于天。 生尽其命,天也;死不得其命,亦天也。 陛下焉能生臣,焉能杀臣!臣见暴君如见仇雠,立其朝犹不肯,可得而贵乎?虽在布衣之列,环堵之中,晏然自得,不易万乘之尊,又可得而贱乎?陛下焉能贵臣,焉能贱臣!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 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帝不能屈,而敬其名,使出就太医养疾,月致羊、酒。

至四年三月,天子乃为英设坛席,令公车令导,尚书奉引,赐几杖,待以师傅之礼,延问得失。

英不敢辞,拜五官中郎将。

数月,英称疾笃,诏以为光禄大夫,赐告归。

令在所送谷千斛,常以八月致牛一头,酒三斛;如有不幸,祠以中牢。

英辞位不受,有诏譬旨,勿听。

英初被诏命,佥以为必不降志,及后应对,又无奇谟深策,谈者以为失望。

初,河南张楷与英俱征,既而谓英曰:"天下有二道,出与处也。 吾前以子之出,能辅是君也,济斯人也。 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

英既善术,朝廷每有灾异,诏辄下问变复之效,所言多验。

初,英著《易章句》,世名樊氏学,以图纬教授。

颍川陈寔,少从英学。

尝有疾,妻遣婢拜问,英下床答拜。

寔怪而问之。

英曰:"妻,齐也。 共奉祭祀,礼无不答。"

其恭谨若是。

年七十余,卒于家。

孙陵,灵帝时以谄事宦人为司徒。

陈郡郤巡,学传英业,官至侍中。

论曰:汉世之所谓名士者,其风流可知矣。

虽弛张趣舍,时有未纯,于刻情修容,依倚道艺,以就其声价,非所能通物方,弘时务也。

及征樊英、杨厚,朝廷若待神明,至,竟无他异。

英名最高,毁最甚。

李固、朱穆等,以为处士纯盗虚名,无益于用,故其所以然也。

然而后进希之以成名,世主礼之以得众,原其无用亦所以为用,则其有用或归于无用矣。

何以言之?夫焕乎文章,时或乖用;本乎礼乐,适末或疏。

及其陶搢绅,藻心性,使由之而不知者,岂非道邈用表,乖之数迹乎?而或者忽不践之地,赊无用之功,至乃诮噪远术,贱斥国华,以为力诈可以救沦敝,文律足以致宁平,智尽于猜察,道足于法令,虽济万世,其将与夷狄同也。

孟轲有言曰:"以夏变夷,不闻变夷于夏。"

况有未济者乎!

唐檀公沙穆许曼赵彦樊志张单颺韩说董扶郭玉华陀徐登费长房蓟子训刘根左慈计子勋上成公解奴辜甘始王真王和平

唐檀字子产,豫章南昌人也。

少游太学,习《京氏易》、《韩诗》、《颜氏春秋》,尤好灾异星占。

后还乡里,教授常百余人。

元初七年,郡界有芝草生,太守刘祗欲上言之,以问檀。

檀对曰:"方今外戚豪盛,阳道微弱,斯岂嘉瑞乎?"祗乃止。

永宁元年,南昌有妇人生四子,祗复问檀变异之应。

檀以为京师当有兵气,其祸发于萧墙。

至延光四年,中黄门孙程扬兵殿省,诛皇后兄车骑将军阎显等,立济阴王为天子,果如所占。

永建五年,举孝廉,除郎中。

是时白虹贯日,檀因上便宜三事,陈其咎征。

书奏,弃官去。

著书二十八篇,名为《唐子》。

卒于家。

公沙穆字文B06C,北海胶东人也。

家贫贱,自为儿童不好戏弄,长习《韩诗》、《公羊春秋》,尤锐思《河》、《洛》推步之术。

居建成山中,依林阻为室,独宿无侣。

时,暴风震雷,有声于外,呼穆者三,穆不与语。

有顷,呼者自EBBB而入,音状甚怪,穆诵经自若,终亦无它妖异,时人奇之。

后遂隐居东莱山,学者自远而至。

有富人王仲,致产千金。

谓穆曰:"方今之世,以货自通,吾奉百万与子为资,何如?"对曰:"来意厚矣。 夫富贵在天,得之有命。 以货求位,吾不忍也。"

后举孝廉,以高第为主事,迁缯相。

时缯侯刘敞,东海恭王之后也,所为多不法,废嫡立庶,傲很放恣。

穆到官,谒曰:"臣始除之日,京师咸谓臣曰'缯有恶侯',以吊小相。 明侯何因得此丑声之甚也?幸承先人之支体,传茅土之重,不战战兢兢,而违越法度,故朝廷使臣为辅。 愿改往修来,自求多福。"

乃上没敞所侵官民田地,废其庶子,还立嫡嗣。

其苍头儿客犯法,皆收考之。

因苦辞谏敞,敞涕泣为谢,多从其所规。

迁弘农令。

县界有螟虫食稼,百姓惶惧。

穆乃设坛谢曰:"百姓有过,罪穆之由,请以身祷。"

于是暴雨,不终日,既霁而螟虫自销,百姓称曰神明,永寿元年,霖雨大水,三辅以东莫不湮没。

穆明晓占候,乃豫告令百姓徙居高地,故弘农人独得免害。

迁辽东属国都尉,善得吏人欢心。

年六十六,卒官。

六子皆知名。

许曼者,汝南平舆人也。

祖父峻,字季山,善卜占之术,多有显验,时人方之前世京房。

自云少尝笃病,三年不愈,乃谒太山请命,行遇道士张巨君,授以方术。

所著《易林》,至今行于世。

曼少传峻学。

桓帝时,陇西太守冯绲始拜郡,开绶笥,有两赤蛇分南北走。

绲令曼筮之,封成,曼曰:"三岁之后,君当为边将,官有东名,当东北行三千里。 复五年,更为大将军,南征。"

延熹元年,绲出为辽东太守,讨鲜卑,至五年,复拜车骑将军,击武陵蛮贼,皆如占。

其余多此类云。

赵彦者,琅邪人也。

少有术学。

延熹三年,琅邪贼劳丙与太山贼叔孙无忌杀都尉。

攻没琅邪属县,残害吏民。

朝廷以南阳宗资为讨寇中郎将,杖钺将兵,督州郡合讨无忌。

彦为陈"孤虚"之法,以贼屯在莒,莒有五阳之地,宜发五阳郡兵,从孤击虚以讨之。

资具以状上,诏书遣五阳兵到。

彦推遁甲,教以时进兵,一战破贼,燔烧屯坞,徐、兗二州,一时平夷。

樊志张者,汉中南郑人也。

博学多通,隐身不仕。

尝游陇西,时破羌将军段DA5E出征西羌,请见志张。

其夕,DA5E军为羌所围数重,因留军中,三日不得去。

夜谓DA5E曰:"东南角无复羌,宜乘虚引出,住百里,还师攻之,可以全胜。"

DA5E从之,果以破贼。

于是以状表闻。

又说其人既有梓慎、焦、董之识,宜冀圣朝,咨询奇异。

于是有诏特征,会病终。

单B348字武宣,山阳湖陆人也。

以孤特清苦自立,善明天官、算术。

举孝廉,稍迁太史令,侍中。

出为汉中太守,公事免。

后拜尚书,卒于官。

初,熹平末,黄龙见谯,光禄大夫桥玄问B348:"此何祥也?"B348曰:"其国当有王者兴。 不及五十年,龙当复见,此其应也。"

魏郡人殷登密记之。

至建安二十五年春,黄龙复见谯,其冬,魏受禅。

韩说字叔儒,会稽山阴人也。

博通五经,尤善图纬之学。

举孝廉。

与议郎蔡邕友善。

数陈灾眚,及奏赋、颂、连珠。

稍迁侍中。

光和元年十月,说言于灵帝,云其晦日必食,乞百官严装。

帝从之,果如所言。

中平二年二月,又上封事,克期宫中有灾。

至日南宫大火。

迁说江夏太守,公事免,年七十,卒于家。

董扶字茂安,广汉绵竹人也。

少游太学,与乡人任安齐名,俱事同郡杨厚,学图谶。

还家讲授,弟子自远而至。

前后宰府十辟,公车三征,再举贤良方正、博士、有道,皆称疾不就。

灵帝时,大将军何进荐扶,征拜侍中,甚见器重。

扶私谓太常刘焉曰:"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

焉信之,遂求出为益州牧,扶亦为蜀郡属国都尉,相与入蜀。

去后一岁,帝崩,天下大乱,乃去官还家。

年八十二卒。

后刘备称天子于蜀,皆如扶言。

蜀丞相诸葛亮问广汉秦密,董扶及任安所长。

密曰:"董扶褒秋毫之善,贬纤介之恶。 任安记人之善,忘人之过"云。

郭玉者,广汉雒人也。

初,有老父不知何出,常渔钓于涪水,因号涪翁。

乞食人间,见有疾者,时下针石,辄应时而效,乃著《针经》、《诊脉法》传于世。

弟子程高,寻求积年,翁乃授之。

高亦隐迹不仕。

玉少师事高,学方诊六微之技,阴阳隐侧之术。

和帝时,为太医丞,多有效应。

帝奇之,仍试令嬖臣美手腕者与女子杂处帷中,使玉各诊一手,问所疾苦。

玉曰:"左阳右阴,脉有男女,状若异人。 臣疑其故。"

帝叹息称善。

玉仁爱不矜,虽贫贱厮养,必尽其心力,而医疗贵人,时或不愈。

帝乃令贵人羸服变处,一针即差。

召玉诘问其状。

对曰:"医之为言意也。 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 神存于心手之际,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 夫贵者处尊高以临臣,臣怀怖慑以承之。 其为疗也,有四难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难也;将身不谨,二难也;骨节不强,不能使药,三难也;好逸恶劳,四难也。 针有分寸,时有破漏,重以恐惧之心,加以裁慎之志,臣意且犹不尽,何有于病哉!此其所为不愈也。"

帝善其对。

年老卒官。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B373。

游学徐土,兼通数经。

晓养性之术,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

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

精于方药,处齐不过数种,心识分铢,不假称量,针灸不过数处。

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破腹背,抽割积聚。

若在肠胃,则断截湔洗,除去疾秽,既而缝合,傅以神膏,四五日创愈,一月之间皆平复。

佗尝行道,见有病咽塞者,因语之曰:"向来道隅有卖饼人,萍齑甚酸,可取三升饮之,病自当去。"

即如佗言,立吐一蛇,乃悬于车而候佗。

时佗小儿戏于门中,逆见,自相谓曰:"客车边有物,必是逢我翁也。"

及客进,顾视壁北,悬蛇以十数,乃知其奇。

又有一郡守笃病久,佗以为盛怒则差。

乃多受其货而不加功。

无何弃去,又留书骂之。

太守果大怒,令人追杀佗,不及,因B256恚,吐黑血数升而愈。

又有疾者,诣佗求疗,佗曰:"君病根深,应当剖破腹。 然君寿亦不过十年,病不能相杀也。"

病者不堪其苦,必欲除之,佗遂下疗,应时愈。

十年竟死。

广陵太守陈登,忽患匈中烦懑,面赤不食。

佗脉之,曰:"府君胃中有虫,欲成内疽,腥物所为也。"

即作汤二升,再服,须臾,吐出三升许虫,头赤而动,半身犹是生鱼脍,所苦便愈。

佗曰:"此病后三期当发,遇良医可救。 登至期疾动,时佗不在,遂死。 曹操闻而召佗,常在左右,操积苦头风眩,佗针,随手而差。 有李将军者,妻病,呼佗视脉。 佗曰:“伤身而胎不去。"

将军言间实伤身,胎已去矣。

佗曰:"案脉,胎未去也。"

将军以为不然。

妻稍差,百余日复动,更呼佗。

佗曰:"脉理如前,是两胎。 先生者去血多,故后儿不得出也。 胎既已死,血脉不复归,必燥著母脊。"

乃为下针,并令进汤。

妇因欲产而不通。

佗曰:"死胎枯燥,势不自生。"

使人探之,果得死胎,人形可识,但其色已黑。

佗之绝技,皆此类也。

为人性恶,难得意,且耻以医见业,又去家思归,乃就操求还取方,因托妻疾,数期不反。

操累书呼之,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事,独不肯至。

操大怒,使人廉之,知妻诈疾,乃收付狱讯,考验首服。

荀彧请曰:"佗方术实工,人命所悬,宜加全宥。"

操不从,竟杀之。

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

吏畏法不敢受,佗不强与,索火烧之。

初,军吏李成苦咳,昼夜不寐。

佗以为肠痈,与散两钱服之,即吐二升脓血,于此渐愈。

乃戒之曰:"后十八岁,疾当发动,若不得此药,不可差也。"

复分散与之,后五六岁,有里人如成先病,请药甚急,成愍而与之,乃故往谯更从佗求,适值见收,意不忍言。

后十八年,成病发,无药而死。

广陵吴普、彭城樊阿,皆从佗学。

普依准佗疗,多所全济。

佗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 动摇则谷气得销,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 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 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 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 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恰而汗出,因以著粉,身体轻便而欲食。"

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阿善针术。

凡医咸言背及匈藏之间不可妄针,针之不可过四分,而阿针背入一二寸,巨阙匈藏乃五六寸,而病皆瘳。

阿从佗求方可服食益于人者,佗授以漆叶青B375散:漆叶屑一斗,青B375十四两,以是为率。

言久服,去三虫,利五藏,轻体,使人头不白。

阿从其言,寿百余岁。

漆叶处所而有。

青B375生于丰、沛、彭城及朝歌间。

汉世异术之士甚众,虽云不经,而亦有不可诬,故简基美者列于传末:

泠寿光、唐虞、鲁女生三人者,皆与华佗同时。

寿光年可百五六十岁,行容成公御妇人法,常屈颈鷮息,须发尽白,而色理如三四十时,死于江陵。

唐虞道赤眉、张步家居里落,若与相及,死于乡里不其县。

鲁女生数说显宗时事,甚明了,议者疑其时人也。

董卓乱后,莫知所在。

徐登者,闽中人也。

本女子,化为丈夫。

善为巫术。

又赵炳,字公阿,东阳人,能为越方。

时遭兵乱,疾疫大起,二人遇于乌伤溪水之上,遂结言约,共以其术疗病。

各相谓曰:"今既同志,且可各试所能。"

登乃禁溪水,水为不流;炳复次禁枯树,树即生荑,二人相视而笑,共行其道焉。

登年长,炳师事之。

贵尚清俭,礼神唯以东流水为酌,削桑皮为脯。

但行禁架,所疗皆除。

后登物故,炳东入章安,百姓未之知也。

炳乃故升茅屋,梧鼎而ECE0,主人见之惊DE71,炳笑不应。

既而ECE0孰,屋无损异。

又尝临水求度,船人不和之,炳乃张盖坐其中,长啸呼风,乱流而济,于是百姓神服,从者如归。

章安令恶其惑众,收杀之。

人为立祠室于永康,至今蚊蚋不能入也。

费长房者,汝南人也。

曾为市掾。

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

市人莫之见,唯长房于楼上睹之,异焉,因往再拜奉酒脯。

翁知长房之意其神也,谓之曰:"子明日可更来。"

长房旦日复诣翁,翁乃与俱入壶中。

唯见玉堂严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饮毕而出。

翁约不听与人言之。

后乃就楼上候长房曰:"我神仙之人,以过见责,今事毕当去,子宁能相随乎?楼下有少酒,与卿与别。"

长房使人取之,不能胜,又令十人扛之,犹不举。

翁闻,笑而下楼,以一指提之而上。

视器如一升许,而二人饮之终日不尽。

长房遂欲求道,而顾家人为忧。

翁乃断一青竹,度与长房身齐,使悬之舍后。

家人见之,即长房形也,以为缢死,大小惊号,遂殡葬之。

长房立其傍,而莫之见也。

于是遂随从入深山,践荆棘于群虎之中,留使独处,长房不恐。

又卧于空室,以朽索悬万斤石于心上,众蛇竞来啮索且断,长房亦不移。

翁还,抚之曰:"子可教也。"

复使食粪,粪中有三虫,臭秽特甚,长房意恶之。

翁曰:"子几得道,恨于此不成,如何!"长房辞归,翁与一竹杖,曰:"骑此任所之,则自至矣。 既至,可以杖投葛陂中也。"

又为作一符,曰:"以此主地上鬼神。"

长房乘杖,须臾来归,自谓去家适经旬日,而已十余年矣。”

即以杖投陂,顾视则龙也。

家人谓其久死,不信之。

长房曰:"往日所葬,但竹杖耳。"

乃发冢剖棺,杖犹存焉。

遂能医疗众病,鞭笞百鬼,及驱使社公。

或在它坐,独自恚怒,人问其故,曰:"吾责鬼魅之犯法者耳。"

汝南岁岁常有魅,伪作太守章服、诣府门椎鼓者,郡中患之。

时魅适来,而逢长房谒府君,惶惧不得退,便前解衣冠,叩头乞活。

长房呵之云:"便于中庭正汝故形!"即成老鳖,大如车轮,颈长一丈。

长房复令就太守服罪,付其一札,以敕葛陂君。

魅叩头流涕,持札植于陂边,以颈绕之而死。

后东海君来见葛陂君,因淫其夫人,于是长房劾系之三年,而东海大旱。

长房至海上,见其人请雨,乃谓之曰:"东海君有罪,吾前系于葛陂,今方出之,使作雨也。"

于是雨立注。

长房曾与人共行,见一书生黄巾被裘,无鞍骑马,下而叩头,长房曰:"还它马,赦汝死罪。"

人问其故,长房曰:"此狸也,盗社公马耳。"

又尝坐客,而使至宛市鲊,须臾还,乃饭。

或一日之间,人见其在千里之外者数处焉。

后失其符,为众鬼所杀。

蓟子训者,不知所由来也。

建安中,客在济阴宛句。

有神异之道。

尝抱邻家婴儿,故失手D926地而死,其父母惊号怨痛,不可忍闻,而子训唯谢以过误,终无它说,遂埋藏之。

后月余,子训乃抱儿归焉。

父母大恐,曰:"死生异路,虽思我儿,乞不用复见也。"

儿识父母,轩渠笑悦,欲往就之,母不觉揽取,乃实儿也。

虽大喜庆,心犹有疑。

乃窃发视死儿,但见衣被,方乃信焉。

于是子训流名京师,士大夫皆承风向慕之。

后乃驾驴车,与诸生俱诣许下。

道过荥阳,止主人舍,而所驾之驴忽然卒僵,蛆虫流出,主遽白之。

子训曰:"乃尔乎?"方安坐饭,食毕,徐出以杖扣之,驴应声奋起,行步如初,即复进道。

其追逐观者常有千数。

既到京师,公卿以下候之者,坐上恒数百人,皆为设酒脯,终日不匮。

后因遁去,遂不知所止。

初去之日,唯见白云腾起,从旦至暮,如是数十处。

时有百岁翁,自说童儿时见子训卖药于会稽市,颜色不异于今。

后人复于长安东霸城见之,与一老公共摩挲铜人,相谓曰:"适见铸此,已近五百岁矣。"

顾视见人而去,犹驾昔所乘驴车也。

见者呼之曰:"蓟先生小住。"

并行应之,视若迟徐,而走马不及,于是而绝。

刘根者,颍川人也。

隐居嵩山中。

诸好事者,自远而至,就根学道,太守史祈以根为妖妄,乃收执诣郡,数之曰:"汝有何术,而诬惑百姓?若果有神,可显一验事。 不尔,立死矣。"

根曰:"实无它异,颇能令人见鬼耳。"

祈曰:"促召之,使太守目睹,尔乃为明。"

根于是左顾而啸,有顷,祈之亡父祖近亲数十人,皆反缚在前,向根叩头曰:"小儿无状,分当万坐。"

顾而叱祈曰:"汝为子孙,不能有益先人,而反累辱亡灵!可叩头为吾陈谢。"

祈惊惧悲哀,顿首流血,请自甘罪坐。

根嘿而不应,忽然俱去,不知在所。

左慈字元放,庐江人也。

少有神道。

尝在司空曹操坐,操从容顾众宾曰:"今日高会,珍羞略备,所少吴松江鲈鱼耳。"

放于下坐应曰:"此可得也。"

因求铜盘贮水,以竹竿饵钓于盘中,须臾引一鲈鱼出。

操大拊掌笑,会者皆惊。

操曰:"一鱼不周坐席,可更得乎?"放乃更饵钩沉之,须臾复引出,皆长三尺余,生鲜可爱。

操使目前会之,周浃会者。

操又谓曰:"既已得鱼,恨无蜀中生姜耳。"

放曰:"亦可得也。"

操恐其近即所取,因曰:"吾前遣人到蜀买锦,可过敕使者,增市二端。"

语顷,即得姜还,并获操使报命。

后操使蜀反,验问增锦之状及时日早晚,若符契焉。

后操出近郊,士大夫从者百许人,慈乃为赍酒一升,脯一斤,手自斟酌,百官莫不醉饱。

操怪之,使寻其故,行视诸垆,悉亡其酒脯矣。

操怀不喜,因坐上收,欲杀之,慈乃却入壁中,霍然不知所在。

或见于市者,又捕之,而市人皆变形与慈同,莫知谁是。

后人逢慈于阳城山头,因复逐之,遂入走羊群。

操知不可得,乃令就羊中告之曰:"不复相杀,本试君术耳。"

忽有一老羝屈前两膝,人立而言曰:"遽如许。"

即竞往赴之,而群羊数百皆变为羝,并屈前膝人立,云"遽如许",遂莫知所取焉。

计子勋者,不知何郡县人,皆谓数百步,行来于人间。

一旦忽言日中当死,主人与之葛衣,子勋服而正寝,至日中果死。

上成公者,密县人也。

其初行久而不还,后归,语其家云:"我已得仙。"

因辞家而去。

家人见其举步稍高,良久乃没云。

陈寔、韩韶同见其事。

解奴辜、张貂者,亦不知是何郡国人也。

皆能隐沦,出入不由门户。

奴辜能变易物形,以诳幻人。

又河南有F4F0圣卿,善为丹书符劾,厌杀鬼神而使命之。

又有编盲意,亦与鬼物交通。

初,章帝时有寿光侯者,能劾百鬼众魅,令自缚见形。

其乡人有妇为魅所病,侯为劾之,得大蛇数丈,死于门外。

又有神树,人止者辄死,鸟过者必坠,侯复劾之,树盛夏枯落,见大蛇长七八丈,悬死其间。

帝闻而征之。

乃试问之:"吾殿下夜半后,常有数人,绛衣被发,持火相随,岂能劾之乎?"侯曰:"此小怪,易销耳。"

帝伪使三人为之,侯劾三人,登时仆地无气。

帝大惊曰:"非魅也,朕相试耳。"

解之而苏。

甘始、东郭延年、封君达三人者,皆方士也。

率能行容成御妇人术,或饮小便,或自倒悬,爱啬精气,不极视大言。

甘始、元放、延年皆为操所录,问其术而行之。

君达号"青牛师"。

凡此数人,皆百余岁及二百岁也。

王真、郝孟节者,皆上党人也。

王真年且百岁,视之面有光泽,似未五十者。

自云:"周流登五岳名山,悉能行胎息胎食之方,嗽舌下泉咽之,不绝房室。"

孟节能含枣核,不食可至五年十年。

又能结气不息,身不动摇,状若死人,可至百日半年。

亦有室家。

为人质谨不妄言,似士君子。

曹操使领诸方士焉。

北海王和平,性好道术,自以当仙。

济南孙邕少事之,从至京师。

会和平病殁,邕因葬之东陶。

有书百余卷,药数囊,悉以送之。

后弟子夏荣言其尸解,邕乃恨不取其宝书仙药焉。

赞曰:幽贶罕征,明数难校。

不探精远,歇感灵效?如或迁讹,实乖玄奥。

查看更多关于《后汉书》 方术列传第七十二的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