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簿

<tfoot draggable='sEl'></tfoot>

互联网+社区治理!宝山这个小区将社区通用“活”了

  阅读:78次

宝山 友谊路街道的宝钢五村是80年代建造的老 小区 ,包括三个自然小区,小区居民以中老年人居多,在这样一个老龄化 社区 中推广和普及“社区通”新媒介平台,用互联网激活老小区,着实是个不小的挑战。面对这道难题,宝钢五村没有退缩,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终于成真了。

多措并举助推广

“社区通”刚在小区推行的时候遇到了重重阻力——一方面,居民们不清楚这是一个怎样的平台,所以不愿意加入到“社区通”平台;另一方面,社区里的中老年人众多,即使了解“社区通”也不会操作使用。

宝钢五村居委在观察、走访的基础上明确了“社区通”在社区内广泛推行的具体障碍,针对不同的情况“对症下药”,逐一突破。社区居民对“社区通”很陌生,宝钢五村便在各个自然小区摆设摊位,为居民详细讲解“社区通”的用途,同时对楼组长进行定期培训,由楼组长挨家挨户上门普及,通过楼组长向外辐射到其所在的楼组,加强宣传力度。中老年人对于上网操作“社区通”心有余而力不足,居委干部们便利用休息时间登门拜访,手把手地教他们注册认证、浏览内容、参与发言等。

通过长时间的努力,从线上到线下,现在“社区通”在宝钢五村已经拥有了一大批居民粉丝,凝聚起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职业身份的居民共同参与,甚至还形成了一个高参与度、高积极性的固定铁粉群。许多老年人们也因为“社区通”变得“时髦”起来,“老早觉得手机上这些东西都是小年轻玩的,自从志愿者帮我申请了账号,耐心地教我怎么用,现在我每天翻翻社区通,老结棍了”,七十多岁的宋大伯如是说。

网上家园集民意

自“社区通”推广以来,宝钢五村成立了“宝钢五村网上家园”,用“互联网+”思维做社区事,力求将它打造成联系群众、解决问题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平台。

以前,大部分居民都是有事才来居委会,尤其是上班族,几乎与居委会没有什么交集。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说:老年人有什么需求会主动上门找居委,但上班族平时忙于工作,听不到他们的声音,自然也就给不了及时的反馈。既然年轻人都喜欢“网来网去”,不如好好利用“网上家园社区通”这个新媒介平台,一张“网”织起社区大小事。

虽然已经在小区内部推广了“社区通”,但真正使用的人最初并不多,大家也不相信通过一句网上留言就能起到实质效果。为了提高居民在“社区通”上的活跃度,让社区居民会用、爱用、习惯用“社区通”,居委干部们首先带头在“社区通”上发表观点、分享心得,通过“社区通”发布小区里的每个动态及需要告知居民的通知。针对热心居民在社区通上反映的问题、提出的意见,居委干部们下班回到家后依然拿起手机耐心地回复每一条居民的留言,“这样能让居民感觉到他们在‘社区通’上的声音是能被听见的,而且是被重视的,慢慢他们就会越来越喜欢使用‘社区通’,我们的‘社区通’也就活起来了。”

“社区通”,通社区

在宝钢五村居民区党总支和居委会的带领下,社区居民们敢闯敢创新,积极为社区治理献计献策,“社区通”变得越来越热闹、活络,铁粉的推广更是把整个小区的氛围都带动了起来。为何都一把年纪了还热衷于社区事务?宝钢五村的铁杆志愿者周阿姨说:“我是被大家全身心投入社区的精神所感染的,我们要对得起大家的信任。”

面对居民们在“社区通”上反映的问题,居委会联动业委会、物业“三驾马车”共解难题。许多居民惊喜地发现,自从“社区通”正常运行后,曾经困扰他们的诸多社区难题陆续得到了缓解和改善——停车难问题通过居民自治管理,现在怨声少了;小区大门口安装起人车隔离杆,居民出入更方便了,小区内部也变得更安全了;小区高层1、3、12、18号楼的电梯换新了,居住在高层的居民不必再为老旧电梯所困扰了;居民反映的楼上居民家小孩吵闹声听不见了、空调外机的声音也变小了……

更可喜的是,“网上家园”社区通激活了青年人的参与热情,晚上有些年轻人还会在线上与社区居委说悄悄话,可谓一个“互联网+”网上家园撬动了整个社区治理的提升。

★ “社区通”平台的推广与应用,不仅让老人学会了“网来网去”,更是为社区青年人提供了一个便捷参与社区建设的途径。目前,“社区通”四大功能正进一步得到发挥,给宝钢五村建设“幸福谊家”带来了新面貌和新气象。

通讯员:朱阳

编辑:黄璐洁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