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簿

<tfoot draggable='sEl'></tfoot>

防范职场冷暴力

  阅读:113次

  据某网调查结果,67.9%的人没有听说过“职场冷暴力”这个词,但竟然有66.5%的人遭受了职场冷暴力的伤害,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

  如果没有听说过“职场冷暴力”这个词汇,可以先听两个故事。

  全球最大工程机械商特雷克斯(TEREX)人力资源总监董一鸣此前任职的公司,有一对上司和下属,业务上不相伯仲,磨合期过后经常因为业务决策争吵,办公桌距离2米以内,两个人开始互不理睬,只是以电子邮件往来。人力资源部门多次调解,也找过双方的一些工作中的好朋友调停,每次事件却愈演愈烈,而人力资源部门的邮箱也塞满了她们每天斗嘴的邮件。双方都很痛苦,一个晚上经常失眠,另外一个经常发莫名的低烧。最后,整个事件以下属告病辞职结束。

  另一个故事来自职业规划师洪向阳。他的大学同学在一家大公司从事HR,能力和他相仿的另一个同事与领导非常亲密,他怀疑这个同事经常在领导边“递话”,因为领导对他越来越不信任,也越来越受到冷落,甚至让他向那一名同事汇报工作,有一次,这名同事在公开场合命令他去倒杯水,“我们是平级啊”,他非常气愤,并开始考虑辞职。

  这是职场冷暴力中比较典型的两种,实际上,职场冷暴力可以有很多种形式,而且也大范围地存在于职场中。

  形式

  与我们的父辈相比,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前景都越来越好,但我们在职场中感受到的快乐和温暖却越来越少,职场冷暴力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

  据某网调查结果,67.9%的人没有听说过“职场冷暴力”这个词,但竟然有66.5%的人遭受了职场冷暴力的伤害,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企业领导可以认为现在的职场人群过于敏感,但不能忽视涌动其中的“危险”,这是工作热情的杀手,也是离职的最初原因。

  现在对“职场冷暴力”还没有严格的定义,一般是指上司或群体用非暴力的方式刺激对方,致使一方或多方心灵受到严重伤害的行为。

  “它包含的概念比较宽泛。”智联分析人员郝健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职场冷暴力主要体现在让人饱受讥讽、漠视甚至刺激,使人在心理上压抑、郁闷,最常见的现象就是领导给下属“穿小鞋”、在公司中受到团体孤立、带有权谋色彩的明升暗降等。“使用的手段不外乎用心理战术刺激别人的自尊,用精神的漠视或者缩小工作职责达到胁迫别人辞职或者换部门的目的。”董一鸣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因为它的形式往往不是显性的,所以更容易受到忽视,但后果却比较严重。其中最多的是直接导致了消极的工作状态,甚至有为数不少的人选择离开,直接造成了员工队伍的不稳定。当然,“职场冷暴力伤害的不只是员工,最终受伤的将是企业。”HR专家姜汝祥对《第一财经日报》这样说,很难想象一群充满职业倦怠的员工会做出超过预期的业绩。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职场冷暴力究其原因,施暴和受暴的双方均逃脱不掉责任。”董一鸣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不过,有一点却很明确:职场冷暴力主要施暴者是上级。当然,上级有时用冷暴力去“惩罚”员工是迫不得已:在员工有过错,而不便直接惩罚时,这种形式隐蔽的冷暴力确实更有效,但他们往往忽略了这对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的伤害。

  “这种事情更容易发生在国企和民企。”新浪HR总监段冬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原因

  “公司内部激烈的竞争是职场冷暴力大范围存在的根本原因之一。”郝健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这不难理解,现在的职场竞争不只来自不同公司之间,同一公司不同部门和同一部门的同事之间都充满着“血淋淋”的利益冲突,这种冲突最可能带来的显然不是友谊。

  而且,现在的职场更加开放,我们的父辈一生可能只在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工作,遇到的也都是相同的人,相互之间的磨合可能会用几年甚至十几年去完成,但现在的职场跳槽频繁,在2年之内可能一个部门同事早已换过一茬,在团队关系如此不稳定的情况下,快速融合对任何团队都是一个挑战。

查看更多关于防范职场冷暴力的详细内容...